类别:近反义词 / 日期:2025-10-24 / 浏览:0 / 评论:0

学问渊博

知识渊博

博学多才(bó xué duō cái):

⒈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才高八斗(cái gāo bā dǒu):

⒈ 《南史》形容曹子建文才出众,天下文才总共一石,他自己占了八斗。后世以此喻才智高超者。

首字母是X的词语

博览古今 -->今昔之感 -->感遇忘身 -->身轻言微 -->微名薄利 -->利用厚生 -->生死无贰 -->

博采群议:博:广;议:建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议论风发:形容谈论广泛、生动而又风趣。

发号出令:发:发布;号:号令;令:命令。发布命令,下指示进行指挥。

令人起敬:使人产生敬意。

敬上爱下:敬:尊敬。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

下情上达:谓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

达官贵要:犹言达官贵人。

要死不活:半死不活。

活天冤枉:形容冤枉之极。

枉己正人:枉:弯曲,不正;正:纠正。自己立脚不正,却要去纠正别人。

人情恟恟:形容人心动荡不安。

1、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班门弄斧,同他乱谈。

2、他的学问渊博,不愧是博古通今的歷史学家。

3、她是个学问渊博的人。

4、他是边鄙寒门,没有读过多少书,现在看到这些家世背景深厚,学问渊博的大臣,他有些不服,但更多的却是自惭形秽,神态也不自然起来。

5、这位学问渊博、持自由主义文学主张的法官,果然宣布《尤利西斯》并非“淫秽之作”。

6、哈哈,表弟,你不是读书人,便是不知静心读书是好,但书经上有很多不解的地方,倘若有位学问渊博之师从旁解答,反而会事半功倍,远胜静心读书之人。

7、可至今尚未查找到光绪御赐亲书的“广雅书院”匾额,但几经考证后,他终于确定了意喻为“学问渊博、平个端正”的“经明行修”匾额题词。

8、当时任相的张九龄为人正直,学问渊博,与裴耀卿敢于直谏,在许多事情上与唐明皇据理力争。

9、福山之“仙”,乃廖冲,连州保安镇人,学问渊博,结庐隐居福山三十八年,炼丹学道,世传光大二年白日飞升成仙。

10、“处士梅花”,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这里指北宋林逋,人称孤山处士,学问渊博,但志不出仕,在西湖孤山结庐隐居;终生未娶,喜种梅养鹤。

11、另一家鸿文书局由江苏震泽人凌陛卿创办,据说凌是个学问渊博、性情坦白的人,待友接物颇能以诚相见,绝非一般书贾可比。

12、兄蒙曾夫子垂爱,荐馆于何仲高幕府,居停系初年翰林,学问渊博,晨昏清讲,实获吾心。

13、既没有学问渊博的雅士,又没有愚昧无知的平民。

14、他的学问渊博,不愧是博古通今的历史学家。

15、曲折、崎岖、艰难的学习道路让他备受磨练,越战越勇;阅历丰富,让他体验更深;跨领域自学使他学问渊博、根底厚实。

16、顾起元学问渊博,通晓典籍掌故与古今人物,晚年著作颇丰。

17、他的学问渊博,一开口就头头是道,令人折服。

18、俺答汗以蒙、藏、汉等语赠索南嘉措以“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称号,意为“超凡入圣、学问渊博犹如大海一般的大师”。

19、因其家族人士治学风气甚浓,知书识礼,学问渊博,在乡村之中颇有名望,颇受村民尊重,故地位极高。

20、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21、学问渊博,技能高超,训练有素,富有教养,善于辞令,这是最高的吉祥。

22、古今中外文学大家,多是知识丰富、学问渊博的人。

23、张佩纶算是晚清名流,学问渊博,曾经和张之洞齐名。

24、在他眼中,许多学问渊博、成就辉煌的人,直到现在都未能被赋予崇高的人文褒扬和应有的历史地位。

25、学问渊博,见识会就自然多,理解的自然透彻,言辞就会通达。

26、他那学问渊博的头脑竟也无法抗拒那种诱惑。

生物医学工程守学联想主义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反科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大教学论学生腔化学元素统计学气象学官学生教育经济学警问问途尺规作图不能问题诘问省问章问蜚蓬之问吊问根问天问译问禀问借问鞫问哈密顿问题塞渊渊洞渊碧弱渊渊秘渊虞渊英渊才渊鱼渊环渊谟渊原探渊索珠重渊渊抱弘博密博博实博者不知博刀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博容博望苑蒲博侍读博士博物馆博爱博学多闻瞻博鄂博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