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百家姓 / 日期:2025-10-19 / 浏览:0 / 评论:0
是
shi
shì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897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根據《三國志》是儀列傳,是儀原本是氏姓,後來改為是姓,這是是姓的起源之一。
一、是shì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湖北之武昌,安徽之贵池,浙江之椒江,江西之新余,山西之太原、临汾等地均有。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上声”部。郑樵注其源:
1、本‘氏’氏,齐大夫之后也。《吴志》:北海氏仪,本姓氏,孔融嘲之曰:“氏者,民无上! 可改为‘是’。”遂改焉。仕吴,官至侍中,都亭侯;唐天宝秘书少监是光,又改姓齐。
2、又注:“是云氏改为是氏,亦有‘氏’氏。五代梁将氏叔琮、氏延赏。”(按:《姓氏考略》注云:“《隶释》有是盛、是迁。则顺帝——东汉顺帝刘保,前已有是姓。不始季汉。或当时氏、是两字本通。是仪之改‘氏’为‘是’,亦以此。”所惜未得其详。)明代有是天佑,光泽县大使;清代有是镜。
二、是
是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是姓起源:
1、是、氏古时通用,春秋时齐大夫之后。
2、北魏时改是云氏为是氏,见《魏书·官氏志》。
是姓名人:
是仪,三国时北海营陵人,本姓氏氏,后仕孙权,拜车骑都尉,封都亭侯。
郡望:北海,吴国。
变化:唐天宝年间秘书少监是光乂改姓齐。
是姓古代名人
是盛
是廷
是仪三國,《三國志》有列傳
是监
是辅卿
是姓近代名人
是元介民国,中華民國藝人,元衛覺醒成員
一、是shì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湖北之武昌,安徽之贵池,浙江之椒江,江西之新余,山西之太原、临汾等地均有。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上声”部。郑樵注其源:
1、本‘氏’氏,齐大夫之后也。《吴志》:北海氏仪,本姓氏,孔融嘲之曰:“氏者,民无上! 可改为‘是’。”遂改焉。仕吴,官至侍中,都亭侯;唐天宝秘书少监是光,又改姓齐。
2、又注:“是云氏改为是氏,亦有‘氏’氏。五代梁将氏叔琮、氏延赏。”(按:《姓氏考略》注云:“《隶释》有是盛、是迁。则顺帝——东汉顺帝刘保,前已有是姓。不始季汉。或当时氏、是两字本通。是仪之改‘氏’为‘是’,亦以此。”所惜未得其详。)明代有是天佑,光泽县大使;清代有是镜。
二、是
是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是姓起源:
1、是、氏古时通用,春秋时齐大夫之后。
2、北魏时改是云氏为是氏,见《魏书·官氏志》。
是姓名人:
是仪,三国时北海营陵人,本姓氏氏,后仕孙权,拜车骑都尉,封都亭侯。
郡望:北海,吴国。
变化:唐天宝年间秘书少监是光乂改姓齐。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2. 表示存在:满身是汗。
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4. 表示适合:来的是时候。
5. 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6.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
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是冷。
8. 对,合理,与“非”相对: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9. 认为对: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是,我就去。
11. 这,此: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13. 姓。
五行属金的字
部外笔画是5画的字
寓意的字
部首是日的字
共9画的字
上下结构的字
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撇、捺
是
JGHU
AMYO
KAII
60801
2508
4239
indeed,yes,right,to be,demonstrative pronoun,this,that
徥,昰,?,?
ㄕˋ
662F